想到,做到,做成,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3月28日,中國東南部的一座小島上,沈暉和其威馬團隊,在耗資67億元的廠區內,見證了威馬汽車首款量產車EX5的試裝下線。在產品量產化階段,威馬汽車“做成”了第一步。

速度
“我上午從北京坐飛機來溫州,因為重度霧霾,飛機差點沒能起飛。”在3月28日的威馬汽車首款量產車試裝下線儀式上,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感嘆到,也正因為這場霧霾,讓他更堅定了當下“制造智能新能源車”的意義——這是一條新的賽道。
然而,在這條新的賽道上,沈暉認為,時下新造車企業有些“營銷過渡”了。“除非馬斯克加入,或者銷量超過特斯拉,我們才可能會宣傳一下。”沈暉半開玩笑地說道,他也曾糾結是否要在當下邀請媒體參與威馬員工的內部慶祝,共同見證產品下線。最終,威馬團隊決定首次對外開放工廠,并公布目前進展——威馬汽車已經成功落實生產資質、生產線全面貫通,首款量產車EX5正式進入上市準備階段,即將于下半年正式大批量交付。

作為威馬汽車的首款量產車,EX5是一款定位20萬元區間的智能電動SUV,綜合續航里程達450公里。用威馬汽車聯合創始人、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的話來說,這是一款“更聰明的汽車”——搭載車窗智能交互、旋轉式智能觸控大屏、動態logo等創新科技,結合“威馬ID”用戶系統,可以實現從人到車和服務的高效率數據綁定,且可C2M定制化生產,有上百種配置選擇。
據陸斌介紹,自2017年12月11日亮相以來,截止今年2月底,威馬旗下EX5的付費訂單已經突破10000臺。且男性用戶占比80%、90后用戶占比過半。產品速度的背后,是基礎設施的支持。
“我們用了16個月,建設了一座比國內最一流的整車制造工廠還要先進、數字化程度和系統能力還要強的制造基地。未來幾個月,我們會讓所有人知道,這里即將出產的產品,不僅性能和質量過硬,智能化水平和用戶體驗也會毫無懸念地超過目前市場上的所有產品。”溫州甌江口的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內,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略顯激動地說。

在威馬汽車溫州智能產業園總指揮李國正看來,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是一個“有生命的工廠”:“區別于傳統整車工廠造車思路,威馬從零開始重構訂單及制造體系,全面圍繞用戶需求布局。從訂單生成到排產制造,都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客制化生產,EX5上市后會有多達上百種配置選擇。”

李國正是一位頗為資深的汽車人,也曾主導過大大小小的制造基地。但威馬汽車的生產基地,讓他感受到一種不斷變化、沒有邊界的潛力。“我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制造體系,保障生產的有序進行。同時,這套體系并非靜止的,它可以不斷迭代進化,在未來發揮出更大潛力,它是沒有邊界的。”李國正介紹到,除了自身的‘智能’,他們更希望帶動上游供應商、下游銷售商,共同進行智能化改造,一同為全產業鏈賦能。
為了創新地運用機器視覺識別和人工智能技術協助工人解決傳統制造業中的難題:針對車輛零部件錯漏裝的檢查,威馬開發了一套人工智能質量檢測系統——“人工智能質檢員”,即AI在線質檢,通過高清攝像頭采集車輛數據,將數據傳送到云端的圖像識別引擎,比對后生成檢驗報告并實時反饋給質檢員提示是否異常。該系統還具備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不斷迭代,提高質檢準確度。

關于工廠建設和生產模式的問題,沈暉曾多次表態:不看好代工模式,堅持自建工廠生產。“如果選擇代工生產,我會天天睡不好覺。”這種堅持源于沈暉會汽車生產制造的理解。
10萬輛
10萬輛,這是沈暉對于2019年的銷量目標。
“新造車團隊未來只有兩三年時間,年產銷10萬輛只是個及格線,否則難以生存下去。”沈暉坦言,在這條智能化新能源汽車的新賽道上,傳統車企并非沒有動作,只不過相對而言,新創公司沒有包袱,動作可以更快一些。“威馬一定要力爭占據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頭部位置,在傳統車企的智能化新能源產品大規模面世之前,站穩腳跟。”
一家沒有任何產品背書的新創企業,如何做到年產銷10萬輛?威馬汽車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說,關鍵因素有五個: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多樣化的渠道;消費者樂于接受的價格;創新的推廣,以及恰當的節奏。

除此之外,陸斌透露了威馬在渠道建設方面的布局,將有四種渠道模式:體驗店、大型交付中心、小型服務站以及快修網點。其中,威馬還引入了“威馬智行合伙人”的概念,即與當地現有的優秀渠道商合作。
“4S店體系已經在中國發展了20年,其門店數量從最高峰8萬家到現在的2.5萬家,當下的4S店也面臨著向電商、電動車轉型的階段。而威馬則希望利用當地最優秀的渠道資源,不追求廠商對合伙人的利益把控,也不僅僅是賣車合作,還會有租車等服務型業務的合作。”陸斌介紹,他們已經收到超過200家4S店報名“威馬智行合伙人”,而目前只簽約了最優秀的20家。
關于銷量話題,10萬輛代表著規模生產的可行性。而規模生產又意味著什么呢?在傳統汽車行業,規模生產意味著制造體系的完備、成本的可控,以及利潤的可期,但陸斌的角度,則更“互聯網”化:“規模化的目的是讓數據變成生產力,讓最先進的技術在汽車上規模化應用。”他說,這也是威馬汽車想做的。

除此之外,陸斌透露,威馬汽車將于4月正式公布EX5具體參數配置及價格區間。
后記
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團正式收購瑞典沃爾沃轎車公司100%股權。在這場被稱為“蛇吞象”的大事記中,沈暉擔任要職。八年后,2018年3月28日,沈暉選擇在這一天,以創始人的角色,帶領著他的威馬團隊迎接首款量產車。
在之前的采訪中,沈暉曾說,相較于職業經理人的角色,他更愿意把自己在吉利的五年時間稱為創業:就是一個從零開始干的公司,一個自己找資源,自己想辦法把事情干成的一個過程,沒有退路。
而這一次,沈暉團隊在新賽道上的“造車之路”,能否復制八年前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