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在我國經過近10年的發展,終于在2018年實現了破百萬輛的市場規模,同比上升87%,其中純電動乘用車銷量超過78萬輛,同比上升75%。其中,A級轎車的市場占比達到25%,較2017年提升了8個百分點,且同比增速達154%;A0級SUV市場占比15%,較2017年提升13個百分點,同比增速高達1435%。而A00級的市場占比雖然最大,但較2017年相比,下降了22個百分點。
這一勢頭也延續到了2019年。乘聯會數據顯示,1月新能源乘用車呈現出純電動走強特征,銷量達到9.1萬輛,總體同比增速180%,而純電動乘用車的同比增速更是高達268%,被業界喜稱“開門紅”。而A級轎車更是繼續走強,市場占比上升到47%。
從這一結構變化可以看出,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呈現出明顯的升級趨勢,市場需求正在從“占號”轉向“品質”,而想要在這一輪大浪淘沙中占據一席之地,除了加速積累量變外,必須突破實現質變,通過產品升級、品牌向上的高質量發展方能順利度過這一關。
量變在市場中積累
中國新能源汽車邁進百萬輛的水平,標志著這一行業已經漸入成熟期,而隨著補貼的加速退坡,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也已經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在產品結構方面,從過去以A00級“占號神器”為主,轉變為A0級SUV、A級轎車以及A級SUV等。
北汽新能源則恰好抓住了這一轉變的機遇,在2018年3月,率先推出EX360,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連續6個月保持了A0級SUV市場銷量第一,全年實現銷售近2.9萬輛,同比增速528%。從此改變了過去一直被詬病的只能靠低質廉價取得市場占有率。借著這一勢頭,4月,北汽新能源繼續推出了A級轎車EU5,全年銷量3.2萬輛,同比增長176%。
過去一年,憑借這兩款主力產品的熱銷,北汽新能源完成了15.8萬輛的銷售目標,同比增長53%,連續6年穩居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截至目前,累計用戶超過34萬,在網車輛累計行駛里程突破43億公里。
質變在產品上爆發
企業想要有持續的爆發力,僅靠量的堆積是不夠的,必須實現質的突破。2018年,許多車企紛紛加大研發力度,加緊開發新品,推出A級轎車及A級SUV,與之前的產品相比,可謂是進階版。北汽新能源經過9年的布局,在智能網聯、三電技術方面,都為產品的進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EU5作為“達爾文系統”的首款落地車型,以“人工智能家轎新典范”的定義C位出道,擁有10項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以及7項智能網聯服務,且全部電子芯片和電子部件,均可通過OTA進行遠程固件升級。可謂真正實現了在智能電控、智能飛屏、智能交互、智能駕駛、智能網聯五個維度上的功能仿生,為用戶帶來了不一樣的智慧出行體驗。而這樣一款充滿現代化、時尚感、科技感的產品,在北、上、廣、深等限購城市的用戶調研中,購車用戶滿意度達73%。
繼EU5取得成功之后,2019年1月,北汽新能源又推出了一款基于達爾文系統的智能車型——“全智能長續航純電SUV”EX5。新車采用EMD3.0智能電控系統、高性能三元鋰電池、高性能永磁同步電機,綜合工況續航415km、等速續航達520km,融入了One Pedal單踏板能量回收、智能語音交互、10項ADAS智能駕駛輔助、7大智能網聯服務以及V2V、V2L外放電功能等一系列高科技元素。EX5的上市,可謂讓北汽新能源真正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高質量發展在實踐中推進
高質量發展不是一句口號,更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磨礪,需要有更加明確細致的戰略部署以及實施方案,北汽新能源在2019年1月,正式發布了“2049”計劃,以“雙向上”為主線,力求實現全面的高質量發展。“2”即兩大經營主旋律——產品向上、品牌向上的“雙向上”戰略;兩大年度經營主體為“抱團取暖、共御寒冬,求生存;穩中求質、跑贏大盤,謀發展”。“0”即管理全面歸零,追求卓越。“4”即提質量、筑品牌、降成本、拓資源等四項重點任務;“9”則包含了九大能力的持續提升。
據悉,未來北汽新能源正在從產品譜系、技術性能、駕乘體驗、產品品質及研發管理五大維度,全方面推進向上戰略,以實現擺脫補貼的依賴,加強技術的競爭,以市場為導向,向著更符合消費趨勢的方向努力推進。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交流行業信息與研究經驗,不作商業用途。在任何情況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跟我們聯系!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或和支持其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