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在創造市場環境、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地方政府的積極響應。從培育期到高速增長期到未來成熟期,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著多重挑戰:財政補貼退坡、產品質量提升、產業鏈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售后服務等,也不可避免的存在騙補、地方保護等問題。破除地方保護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程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本研究推出“新能源汽車市場開放指數”,對全國各城市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品牌多樣性及市場覆蓋率進行表征與分析,通過新能源汽車市場實際表現直觀的反映各地區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制定、行業執行及市場落實等層面的差異性,進而分析地方保護存在的問題及根源。
研究對象: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5000輛的城市和省份,其中包括23個城市,20個省份及直轄市。
數據來源:本研究數據選取2015-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數據,其中2015年為新車上牌數據,2016-2017年為新車交強險數據。
方法學:
NEV 市場開放指數=NEV 品牌多樣性指數(SW)+NEV市場覆蓋率指數(M)
1)Shannon Wiener指數, 即香農-威納指數通常用做表征生物多樣性指數,包括了物種豐富度和均勻度的考量,數值越高,多樣性越好。本研究引用此參數表征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品牌多樣性指數;
2)新能源汽車市場覆蓋指數M表征該地區新能源乘用車占當地乘用車總銷量占比;
新能源汽車市場開放指數數值越大,表明該地區市場開放度越高。
指數排名:
2015-2017年城市指數分布散點圖

2017年城市NEV市場開放指數排名

2017年省份與直轄市NEV市場開放指數排名

結論:
通過分析,新能源汽車市場開放指數與地方政策制定有一定相關性;
2015年-2017年,各地區的市場開放指數都有不同幅度提高:
2015年NEV市場的地方特色明顯,部分地區NEV開放指數較低,品牌分布有較強偏向性;
2017年整體好轉,各地區NEV銷量大幅度提升,品牌種類增加、分布均勻度提升;
2015-2017年NEV品牌多樣性提高最大的城市依次為長沙、杭州,市場覆蓋率提升最大的城市依次為天津、濰坊;
III. 在選取的23個樣本城市中,
2017年NEV市場開放指數最高的城市為天津、杭州、北京;
2017年NEV市場開放指數最差的城市為合肥、南昌、柳州,未能符合外地品牌銷量占比不低于30%的要求;
盡管各省市正逐步打開地方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但不可否認的是地方保護的問題依舊存在,保護形式則各有不同;
IV.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分布具有地域集群特性,為保護地方相關產業,部分城市或地區在制定和執行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上有一定品牌偏見性,同時也存在一定灰色地帶,人為干預了市場走向;各地區在加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程中,應加強監管并鼓勵多元化發展;
V. 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新政中進一步強調了要“破除地方保護,建立統一市場”,各省市在制定其地方推廣政策中是否能夠做到在各環節都打開政策壁壘,需拭目以待; 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剛起步的地區,采取一定的資金補貼和政策引導是必要的舉措,能幫助其加速進入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軌道;對于市場高速發展的地區,則需避免地方保護的現象,由政策驅動轉為市場驅動,加大市場開放力度,增強市場競爭意識,從而更好提升新能源汽車品質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