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說,“當潮水褪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2018年的中國車市,有兩大“潮水”正在褪去,一是持續數年的SUV熱潮,二是這兩年的新造車浪潮。前者褪去,依靠SUV走量產品“單條腿”發展的車企遭遇重擊,轎車、SUV全品類均衡發展的車企呈現出行業領導者的姿態;后者褪去,那些依靠漂亮“PPT”和創始人演講來“造車”的新勢力們,不能再依靠曬車型效果圖和拼融資金額來博取關注,而是到了交付落地的階段,究竟有哪些企業真正從0走到了1,一目了然。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第二股褪去的“潮水”,以及這波潮水褪去后真正的“弄潮兒”。
空中樓閣OR腳踏實地
近幾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加上政策的利好和龐大的資金,讓造車新勢力如雨后春筍般出現。2018年是造車新勢力的交付元年,不管是互聯網造車企業諸如蔚來、小鵬、奇點等,還是有傳統車企積淀的前途、愛馳億維等,抑或是新成立但主創團隊有深厚汽車從業經歷的合眾新能源等,都到了這個“生死關口”。

事實上,關于造車新勢力的爭議聲,自誕生之日起便未斷絕,到了2018年各種傳統車企大佬和行業專家的預測及唱衰聲不絕于耳。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認為80%-90%的造車新勢力將成為“先烈”,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炮轟互聯網造車是在“忽悠老百姓”,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直言造車新勢力最后的存活率只有百分之零點零幾,就連身為造車新勢力一員的車和家董事長李想自己也說300多家造車新勢力中最后能勝出的只有5家。
在這些大佬們尖銳觀點的熏陶下,究竟哪幾家造車新勢力能夠笑到最后,這也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好在這是有評判維度的,例如資金是否充足?是否擁有發改委和工信部的“雙資質”?產品是否有競爭力?核心成員是否靠譜?
到了現如今的階段,還有一個更加直觀的標準——產品是否能夠實現量產交付?在這幾個維度上,有一家造車新勢力已經展現出其非凡的可能性和生命力,那便是成立于2014年,厚積薄發四年,2018年“彈射起步”的合眾新能源。

50000臺訂單佐證“靠譜力Max”
相比某些造車新勢力前兩年的大造聲勢不同,合眾新能源在前幾年頗為低調,但步入2018年后便如“空降生”般駛入快車道。2018年6月1日,合眾新能源全新品牌和哪吒汽車品牌正式發布;6月6日,合眾新能源獲得工信部的生產資質;6月21日,哪吒汽車進入工信部的新能源產品目錄;7月5日,合眾新能源在桐鄉舉辦了哪吒汽車首批“城市合伙人”簽約儀式,而這次簽約儀式就是合眾新能源“靠譜力Max”的最佳證明。

據了解,就在7月5日,合眾新能源在桐鄉舉辦了哪吒汽車首批“城市合伙人”簽約儀式,為新能源造車新勢力的發展落下第一記實錘!據了解,在此次簽約儀式上,合眾新能源與64家經銷商,19家分時租賃企業以及近20家金融、充電、電池梯次利用等合作伙伴簽訂了2018-2019年54180臺車輛訂單,針對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數量分別為22800臺和31380臺。

要知道,在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7.7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銷售冠軍企業累計銷售10余萬輛,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這10萬輛車中,主銷車型的銷量僅為4.7萬輛。
可以預見,合眾新能源旗下品牌哪吒汽車收獲如此眾多的訂單,無論對于哪吒汽車還是合眾新能源來說,都是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一步,而且這一步走的非常堅實而穩固。而如此龐大訂單的背后,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飛速發展,意義非凡。

那么,合眾新能源旗下品牌哪吒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哪吒N01還未上市,就已經簽下超50000臺的訂單的背后,哪吒N01又有著怎樣的產品實力,來俘獲到這么多合伙人的心呢?
哪吒N01成為市場“弄潮兒”
據悉,哪吒N01作為一款小型SUV,定位“四好青年”純電動SUV,即好開、好乘、好看、好玩。其傾注心血打造的優越駕控感、超大的乘用空間、年輕時尚的運動外觀、智能科技的互聯體驗,緊扣當下年輕消費者內心。

同時,哪吒N01在60km/h等速工況下續航里程為380km,快充可實現30分鐘充至80%電量,這樣的續航能力放在同級競品中依舊具備很大優勢。

此外,在配置方面,哪吒N01的智能化隨處可見,該車配有空調遙控啟動、車輛信息監控、360°全景攝像頭、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手機監控、路況提示監控、遠程啟動家用電器等新人工智能技術。

當然,在當今顏值即正義的時代里,哪吒N01的外觀設計同樣值得關注。其前臉擁有小尺寸六邊形的中網,搭配整體上挑的多邊形前大燈組,看上去精神十足,前保險杠處則采用了較為夸張的貫穿式黑色面板,營造出了大嘴式的車頭表情,兩側則是圓形的霧燈。
哪吒N01的側身比例較為緊湊,雙腰線整體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營造出青春動感的風格。尺寸方面,哪吒N01的長寬高分別為3872/1648/1611mm,軸距為2370mm。

如此來看,隨著汽車消費市場不斷年輕化,年輕消費者群體也更加注重產品質量與服務。而合眾新能源旗下品牌哪吒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哪吒N01也正是這樣一款為年輕人群打造的高品質智能座駕,未來打破市場格局的信心已經十足。
但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市場的競爭日益白熱化的背景下,合眾新能源在面對已經切入市場運作多時的傳統車企來講,其又有何差異化優勢?
兵馬出動,“糧草”早已備足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合眾新能源能夠走在時代發展的前端,取得巨大成績的背后,一定離不開強大的制造體系背書。
據了解,合眾新能源是最早一批專注并投身于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及銷售的企業。資料顯示,合眾新能源成立于2014年10月,注冊資金6.26億元,目前總投資超過25億元。
今年5月份,合眾新能源在桐鄉的生產基地全面竣工,工廠占地400余畝,投資接近12億元,規劃產能為每年8萬輛。


值得一提,合眾新能源也一直在努力獲得“準生”。然就在今年6月6日,工信部發布了第308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公示,合眾新能源作為獨立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正式獲得工信部核準的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
這也是繼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知豆、前途汽車等新能源車企之后,第7家獲得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此前,合眾新能源總裁張勇就曾表示,公司的創始團隊本身就是一支產品研發技術團隊,因此作為一支工程師團隊,公司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創新研發,從單項技術到整體汽車的產品研發已經有了多年的深耕和積淀。
經過3年多的潛心發展,合眾新能源邁出了從0到1的關鍵一步。此番拿到“雙資質”,既是合眾新能源的新起點,也是合眾新能源加入國內新能源汽車“馬拉松比賽”的開始。接下來,合眾新能源能否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則要看其后續的市場拓展能力。

如此看來,擁有“雙資質”的合眾新能源自建工廠——桐鄉智慧工廠竣工投產,雄厚的產能實力以及“唯有掌握自己才能掌握未來”的造車理念,再加上系統化的可控生產流程體系,包括質量可控、節奏可控、供需可控和管理可控等。傳達出合眾新能源已經實現超越,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所以說,用“兵馬出動,‘糧草’早已備足”來形容如今的合眾新能源一點不為過。
總結
總結來看,首批“城市合伙人”計劃的敲定,是合眾新能源創新戰略布局的開篇舉措,也是其自身發展歷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標志著合眾新能源整體的戰略布局向全面落地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今年7月26日,合眾新能源即將發布公司戰略規劃和全新概念車,也就說是說,繼6月1日發布全新品牌--NETA哪吒汽車之后,合眾新能源即將啟動新的篇章。